碱性污水如何选则絮凝剂
在碱性污水(pH通常>7,甚至高达10以上)的处理中,选择絮凝剂需重点考虑其在高 pH 环境下的稳定性、溶解性能及絮凝效果。以下是针对碱性污水的常用絮凝剂及选型建议:
一、无机絮凝剂(优先选择耐碱性强的铁盐类)
无机絮凝剂通过水解产生带电胶体颗粒,吸附水中杂质形成絮体,但其水解反应受 pH 影响较大,碱性环境下需选择不易沉淀、稳定性高的类型。
1、聚合氯化铁(PFC)
在pH6-11范围内均能稳定发挥作用,碱性条件下不易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絮凝能力强,形成的絮体大而紧密,沉降速度快。适用于高浊度碱性污水(如印染废水、钢铁酸洗废水、造纸黑液等),对COD、色度的去除效果优于铝盐。
2、三氯化铁(FeCl₃)
强酸性药剂,加入碱性污水中可适当中和部分碱度(降低pH),同时其水解产物在pH8-12时仍能保持活性,适合极强碱性(pH>10)污水。腐蚀性较强,需使用防腐设备;过量投加可能导致出水铁离子残留,需控制投加量。
3、聚合硫酸铁(PFS)
酸性较弱,在pH5-11范围内有效,碱性条件下絮凝效果稳定,且污泥脱水性能好,对设备腐蚀性低于三氯化铁。适用于含磷、硫化物的碱性工业废水(如食品加工、化工废水),兼具除磷、脱色功能。
二、有机絮凝剂(作为辅助,增强絮凝效果)
有机絮凝剂(尤其是高分子聚合物)受pH影响较小,常与无机絮凝剂配合使用,通过 “架桥作用” 强化絮体形成,减少无机药剂用量。
1、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
在碱性环境中稳定性高,分子链带正电荷,能有效吸附带负电的胶体颗粒(如碱性废水中的有机物、胶体杂质),与铁盐复配时可显著提高絮体强度和沉降速度。适用于高浓度有机碱性废水(如制药、农药废水),或作为无机絮凝剂的助凝剂,降低污泥含水率。
2、非离子聚丙烯酰胺(NPAM)
在强碱性(pH>10)环境中不易水解,适用于对离子敏感的碱性体系,与无机絮凝剂配合可改善絮体结构。絮凝效果略逊于阳离子型,通常用于辅助除浊。
三、其它絮凝剂
1、铝盐类(如聚合氯化铝 PAC、硫酸铝)
铝盐在pH>8.5时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失去絮凝活性,导致药剂浪费且增加污泥量,仅适用于弱碱性(pH7-8.5)污水。
2、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
碱性污水中杂质多带负电,阴离子型絮凝剂与之排斥,难以形成有效絮体,一般不适用。
四、总结建议
优先组合:无机铁盐(如PFC、PFS)+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前者负责电荷中和与初步絮凝,后者强化絮体凝聚与沉降,适用于绝大多数碱性污水。
极强碱性污水(pH>11):选择三氯化铁(可中和部分碱度)+ 非离子聚丙烯酰胺,避免药剂失效。
经济性:聚合硫酸铁(PFS)成本较低,腐蚀性弱,适合规模化处理;若需高效除浊,可选用聚合氯化铁(PFC)。
实际应用中,建议通过小试确定最佳药剂种类、投加量及反应pH,以达到最优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