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暴涨40%!多化工企业集体涨价!
近日,涂料巨头日本关西涂料销售株式会社宣布,自9月20日起,对涂料和稀释剂产品实施5%-20%的价格上调。这一消息的发布,再次将行业所面临的成本压力清晰地推向了公众视野。
企业计提涨价,背后是原材料超40%的涨幅
近几年,关西涂料都会在年中进行一轮价格调涨,涨幅基本维持在
5%——15%左右。而今年的涨价虽然来得稍晚一些,但幅度却有了明显提升。与此同时,众多行业的龙头企业也陆续加入了涨价阵营。
多重原材料同步涨价,正让企业陷入一场无死角的“全方位成本围剿”。从溶剂到助剂,从基础化工原料到核心功能添加剂,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上涨如多米诺骨牌般层层传导,形成了成本压力的闭环。这种
“多点开花”的涨价潮,让企业既无法通过单一环节的成本控制来对冲风险,也难以借助供应链替代来转移压力——无论是生产端的原料采购,还是配方端的性能调配,每一个环节都面临着成本上升的刚性约束,最终形成了“原料涨-成本升-利润薄”的连锁困境,这无疑考验着企业在成本重压下的生存智慧与转型能力。
原材料涨价是被逼?“亏损潮”席卷化工产业链
企业将涨价归因于原材料压力,而原材料厂商同样有苦难言,不少化工厂商表示涨价实属被逼无奈,部分产品价格已跌至历史低点,经营面临成本与市场的双重挤压。
当下,涂料行业正遭遇终端市场降级与产业价值被低估的双重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头部企业选择明面涨价,这不仅是企业在成本重压下的自救之举,更是向市场传递坚守品质、拒绝低价恶性竞争的一种态度。然而,仅凭个别企业的努力远远不够,这种突围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发力。上下游企业应携手摒弃走低端路线的固有思维,摆脱内卷与内耗的不良竞争模式,将重心放在技术创新、品质提升和价值创造上。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在当前的困境中实现自我救赎,也才能推动整个行业走出困局,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