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涨!化工原料集体“被迫”涨价!

近日,江苏达美瑞新材料有限公司发布调价函,称由于聚酯原材料持续紧张,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为保证产品质量及正常供货,自7月12日起,对户内聚酯价格上调300元/吨。

而据了解,下半年以来,宣布涨价的化工企业不在少数,外资和国内的龙头企业均进入了另一轮涨价潮之中,同时也拉动了不少化工品的行情,让它们再次“狂飙”。

外资领涨!多家化工龙头价格“狂飙”

历次涨价潮基本都是外资企业引领,此次也不例外,康诺斯、科慕、东丽、DIC、东曹等知名外资化工企业于近期发布涨价通知,宣布了下半年的涨价计划,单价上涨从几百元到3000多元不等,涉及到的产品也是多种多样,包括了颜料、树脂等类型。

创10年新高,国内化工行业被推高

在外资巨头的引领下,国内的化工市场也开始涨价,但幅度却高低不一,有些仅上调了几百元,有些却创下了几年新高。一扫疫情期间带来的颓势,力争在“金九银十”之前把价格拉上去,迎接尚未可知的“旺季”。今年上半年制冷剂R32市场风光无限,价格3.6万元/吨,较年初上涨108.7%,比去年更是大涨161.8%,创近十年新高。

能源端持续“火爆”!海运运费“火上浇油”!幕后操作将成主流

众多化工企业在涨价通知中提到了上游原燃材料的成本高压,是否真的是这个原因推动了涨价?又是否有“幕后推手”正在暗箱操作?

具了解,原油端的动荡态势确实有增无减。7月上旬,美国得克萨斯州发生了重大灾难,史上最强飓风带来了大面积停电,得州的主要港口也已停止运营。导致原油和液化天然气出口、炼油厂的石油运输以及这些工厂的汽车燃料运输暂时停止。

此外,知情人士透露,俄罗斯计划进一步削减原油产量,以弥补今年和明年温暖季节超过欧佩克+配额的产量。多项不可抗力影响之下,国际原油剧烈波动,布伦特原油主连上涨超11%,WTI原油主连上涨超12%。此外,席卷全球的热浪正在推高天然气价格。亚洲液化天然气每周现货(合约)价格与3月相比上涨了约50%,创2023年12月以来的新高。荷兰所有权转让中心(TTF)天然气期货价格(下月交割)在6月上旬创2023年12月以来的新高,美国的指标性价格也较4月下旬时上涨了近一倍。

除此之外,海外地缘整治推升的运费涨价潮也已经持续了许久,且给化工领域的正常运输时效和运费都带来了“麻烦”。去年11月爆发红海危机以来,绝大部分船只绕行好望角,路上就会耽误15-20天航程,即期运费和附加费持续上涨,增长速度与疫情初期的模式颇为相似。上海出口集装箱船运价指数(SCFI)刷新自2022年8月下旬以来新高,连续十三周上扬。

外资龙头领涨,原燃材料涨价,再加上海运的压力和调整,都给涂料化工厂带来了压力,因此涨价成为转嫁压力的不二良策。但是否能够真正落地?外资企业拼的是品牌溢价,是美誉度,也是高壁垒竞争力,因此不愁涨价没人买。但国内企业面临恶性竞争和冷淡行情却显得有些“心虚”,所谓的涨价,更多的是为了日后打好基础,以涨止跌。

而纵观近期的行情,比如钛白粉行业的封单,环氧树脂、环氧氯丙烷的暂停报价,片碱、PVC、硫酸钡的封盘,这其中不乏矿产的紧缺和原材料的断供,自然也少不了人为的因素,但无论如何,都为未来的行情走好埋下了伏笔,并逐渐将供需关系这个价格决定性因素推下神坛。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