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为什么PDH企业很少采用国产丙烷?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PDH行业总规模已经超过1200万吨/年,继续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PDH工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中国丙烷进口规模的大幅增长,截至2022年底,中国丙烷进口规模已经达到2078万吨,同比增长8.5%,继续刷新历史进口最高记录。

目前中国PDH工业中用的丙烷,大部分采用进口丙烷,而中国炼油FCC后气分装置规模已经超过4700万吨/年,为何PDH装置不采用国产丙烷为原料?

第一,进口丙烷品质更优,成本更低。根据平头哥调查,进口丙烷是由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分离制,与国产丙烷的生产方式不同,而国产丙烷是由炼油厂FCC副产气体,经过气分装置分离制得。由于生产工艺的差异,导致其丙烷的品质存在差异。其中进口丙烷纯度能达到98%及以上,而国产丙烷仅有80%左右。

虽然PDH装置进料之前,都需要进一步提纯精制,将丙烷纯度进一步提高,但是由于国产丙烷纯度较低,其分离单位成本更高,从而在成本端和品质端,限制了国产丙烷进PDH装置的可能。

第二,国产丙烷规模化水平不高。根据平头哥不完全统计,国产丙烷年商品量不足150万吨,理论产量在600万吨左右,大部分自用或与混合丁烷使用。因为国产丙烷分离后以燃料应用为主,并且一年存在较强的季节性价格波动,所以导致分离出的丙烷销售价格较低,不足以弥补分离成本,从而导致很多企业不分离丙烷,直接将丙烷放入液化气中对外销售。

所以,造成中国分离的丙烷规模不高,以及商品化的丙烷规模更小。但是PDH工业已经出现明显的规模化,年消耗丙烷接近1000万吨。而面对商品化丙烷不足150万吨的规模,国产丙烷无法满足PDH工业的需要。

第三,丙烷存储受限,且企业分布分散,无法实现规模化聚集。国产丙烷全部依托炼厂装置区位分布,而炼厂在中国分布相对分散,且地方炼厂聚集的山东省,也存在无聚集的特点,这也导致国产丙烷生产分布分散。

丙烷作为高压力产品,其存储和运输都受到明显的限制。特别是在夏季,丙烷物流运距较冬季明显缩短,仓储红线水平也有所降低,这都限制了丙烷大规模聚集的可能,从而限制了作为PDH原料的更大发展空间。

第四,未来国产丙烷在PDH中的应用占比将会逐步提升。根据平头哥最新调查,2022年国产丙烷在PDH中的应用规模已经接近20万吨,应用比例在逐步提高。很多内陆的PDH企业,如淄博海益、宁夏润丰、鲁清石化等,都在积极尝试采用国产丙烷为原料,这一方面是这些内陆企业采用进口丙烷成本较高,存在较大的内陆物流成本;二方面是可以配套自身炼油装置副产的丙烷,存在产业链一体化配套关系,能够进一步降低原料成本。

平头哥认为,未来中国PDH工业中采用国产丙烷的比例将会进一步提高。这一方面是中国PDH工业规模的高速发展,导致对进口丙烷的消费规模提升,从而形成丙烷价格的高速上涨,丙烷和丁烷价差在逐渐缩窄,从而压低了PDH产业的生产利润,PDH企业不得不加大国产丙烷的应用,通过原料端降低生产成本;二方面是中国分离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对液化气混合气分离提纯技术的进步,有望进一步降低其国产丙烷的成本,和提高国产丙烷的质量,予以匹配PDH工业的需要。三方面是建议国内龙头企业,特别是中国国企,加大对国产丙烷的聚集规模化,特别是国产丙烷产业链中的硬件设施建设,将国产丙烷形成聚集作用,为PDH产业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准备。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