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印染废水要如何处理?
纺织印染行业是全球水资源消耗和工业废水排放大户。其废水以其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色度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快而著称,属于极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高效、经济地处理印染废水已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 废水特性与处理难点
要理解如何处理,首先需了解其特性:
1. 成分复杂:含有残余染料、浆料、助剂(如碱、漂白剂、表面活性剂)、纤维杂质等。
2. 高色度:残余染料导致废水色度极高,影响水体透光性,破坏生态系统。
3. 高化学需氧量(COD):大量的有机物使得COD浓度通常在数千mg/L,甚至上万。
4. 可生化性差(B/C比低):许多染料和助剂属于难生物降解物质,甚至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5. 水质波动大:不同纤维原料(棉、毛、化纤)和印染工艺(退浆、煮炼、漂白、染色、印花)产生的废水性质差异巨大,水量和水质随时间剧烈变化。
6. 高pH值和温度:特别是退浆和煮炼废水,通常呈强碱性且温度较高。
二、 主流处理技术:组合工艺是王道
鉴于印染废水的复杂性,单一处理方法往往难以达标,通常采用“预处理 + 核心处理 + 深度处理”的组合工艺。
混凝-沉淀/气浮:最常用、最高效的脱色和去除COD方法之一。 通过投加混凝剂(如PAC)和絮凝剂(PAM),使水中胶体、微小悬浮物及疏水性染料脱稳、凝聚成较大絮体,再通过沉淀或气浮分离。对硫化染料、还原染料等处理效果尤佳。
纺织印染废水的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案。成功的处理策略必须基于详细的废水水质分析,结合当地的排放标准和经济成本,选择并优化最适合的“组合拳”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