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漆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喷漆废水是机械制造、汽车涂装、家具生产、五金加工等行业涂装环节的典型工业废水,其来源与涂装工艺紧密相关,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工件前处理废水,工件喷漆前需经脱脂、磷化处理去除表面油污与锈蚀,此过程会产生含脱脂剂(如烷基苯磺酸钠)、磷化液(含锌、镍等重金属)的废水,污染物以表面活性剂、重金属及磷酸盐为主;二是喷漆室废水,喷漆时未附着在工件上的漆雾(含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钛白粉、炭黑等颜料与成膜物质),通过水帘、水旋等方式捕捉,形成含高浓度悬浮颗粒与胶体的废水,是喷漆废水的主要来源,占总量的60%~70%;三是设备与管路清洗废水,清洗喷漆枪、输漆管道、调漆罐时,会产生含剩余油漆、稀释溶剂(苯类、酯类、酮类)的废水,这类废水毒性强、COD浓度极高(可达10000mg/L以上)。
喷漆废水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危害极大:从环境层面看,高浓度COD(通常1000~5000mg/L)会快速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导致水体缺氧发黑发臭,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水中的苯类、酯类等有毒溶剂具有强生物毒性,会抑制微生物活性,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丧失,且易在水生生物体内累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锌、镍等重金属会在土壤中富集,污染耕地,影响农作物生长,最终通过农产品危害人体健康;此外,废水深色度与大量悬浮物会遮蔽水体光照,阻碍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进一步加剧生态破坏。从生产层面看,若废水回用时未经处理,会导致工件喷漆出现流挂、针孔等缺陷,影响产品质量,同时污染涂装设备,增加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