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废水处理的核心原则!
一、重金属废水的主要来源
工业制造领域
冶金与金属加工:电镀、酸洗、冶炼等工艺产生的含镉、镍、铅等金属离子的废水。
化工与制药:农药、涂料、染料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含汞、铬等毒性重金属废水。
电子行业:电路板制造、电池生产等流程释放的含铜、锌废水。
矿产开采与加工:矿山开采及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铜、锌、铅等金属。
农业与城市活动:农药、化肥使用导致土壤中重金属渗入水体。
城市生活废水中的铅、汞等重金属来源于汽车排放、建筑材料和清洁剂。
二、重金属废水处理的核心原则
源头控制优先
1.工艺改革:减少或替代剧毒重金属的使用(如无氰电镀技术)。
2.资源循环:通过闭路循环系统回收重金属,降低排放量。
分类处理与协同管理
1.分质处理:不同重金属废水单独收集,避免混合导致处理复杂化。
2.生产现场处理:就地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或回用,减少管网输送污染风险。
三、末端处理技术组合
1.物理化学法:沉淀法:中和沉淀(调节pH生成金属氢氧化物)和硫化物沉淀(生成低溶解度金属硫化物)。
2.吸附/离子交换:活性炭、树脂吸附剂选择性去除重金属离子。
3.膜分离技术:反渗透、电渗析实现重金属浓缩与水体净化。
资源化与无害化结合:将污泥中的重金属提取回收(如电解法回收铜、镍)。固化/稳定化处理无法回收的重金属,防止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