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荒”下的德国:国内化工品减产致进口大幅增加 经济危机酝酿中?
德国正加大从国外进口重要的化工品,因能源价格飙升推高了生产成本,该国化工巨头被迫减产。国内化工品产量锐减突显出德国能源危机的严重程度,也可能是该国经济危机的早期迹象。
随着能源危机不断加深,德国今年迄今的化学品进口量几乎翻了一番。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该国在2022年上半年进口了约28亿吨无机化学品。这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左右。
化工企业纷纷削减产量
由于天然气成本高昂,德国化工企业纷纷减产,导致国内化学品产量急剧下降。
“气荒”从两方面影响化工巨头:生产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能源,并且一些产品缺乏关键原材料。以重要的化学品氨为例,天然气是氨生产的关键原料,由于天然气价格飙升,欧洲氨产能已经减少了约四成。
氨减产带来的潜在影响从农业延伸至碳酸饮料行业。氨在化肥、工程塑料和柴油机尾液的制造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氨的生产还会产生食品级二氧化碳作为副产品,二氧化碳这种气体是肉类和碳酸饮料行业所需要的。
德国最大的化工生产商巴斯夫(BASF)7月份表示,已开始购买氨,而不是生产氨,以减少其路德维希港工厂的天然气消耗。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bu Dhabi National Oil Company)本月向德国发送了第一批低碳氨。
“我们将看到能源和天然气密集型产品出现大量的进口替代。”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经济学家奥利弗拉考(Oliver Rakau)表示。“未来几个月,相关证据可能会越来越多。”
经济危机酝酿中?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对俄制裁层层加码,扰乱了能源市场供应,导致欧洲能源价格大幅飙升。而在俄罗斯近日宣布“北溪1号”输气管道无限期停运后,欧洲能源危机进一步发酵。
由于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高度依赖,相较于邻国,该国在能源危机中“更受伤”。德国国内化工品生产下滑可能是该国正在酝酿中的经济危机的早期迹象。
德国是传统的工业制造强国,而化工行业在德国工业体系中发挥着系统性的重要作用:该国几乎所有工业产品的生产都依赖于化学产品,例如汽车、计算机芯片、绝缘材料、药品,以及洗涤剂和清洁剂等。